印刷业智能化最新进展如何?接下来怎么干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0371-63932666(电子商务部)
0371-63958808(商务印刷部)
0371-63956290(业务部)
0371-63958392(办公室)
传真:0371-63955558
邮箱:rgdzswb@163.com
地址:郑州市二环支路35号
业务咨询:QQ 1187036677
郑州印刷厂,河南印刷厂,郑州印刷公司,画册设计,郑州包装,书刊印刷,瑞光印务,河南省瑞光印务股份有限公司
行业动态

印刷业智能化最新进展如何?接下来怎么干

发布时间:2022-08-01   |   发布人:管理员  |  浏览次数:2

     面向“十四五”,作为制造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印刷业,将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突破结构性矛盾和资源环境瓶颈,实现更高效率、更可持续发展。这需要全行业持续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品质,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一、高质量发展开启印刷业智能化新征程

  面对新冠病毒的变异和再次严峻的疫情防控局面,全球经济依然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印刷业也需要在变局中抓根本,聚焦发力智能化转型,务实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强化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水平,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发挥智能化对企业抗风险能力、市场适应能力、行业竞争能力的提升作用,以便更好应对各种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印刷业的智能化发展在经历破题、探索和起步阶段之后,智能化建设示范效应逐渐显现,越来越多的印刷企业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建设对企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机器换人”的基本认识已普遍被接受,实施智能化建设已从“可选项”变成“优选项”。

  历经探索实践,解决了“为什么干”之后,中国印刷业智能化建设面临更紧迫的是解决“干什么”和“怎么干”的问题。

  印刷智能工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丰富的技术应用及多种发展模式,对印刷业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不同类型印刷工厂智能化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模式各不相同,缺乏较为明晰、统一的发展建设模式,没有现成的通用方案可以照搬照用。目前,中国印刷智能化发展水平与制造业整体水平基本保持一致,都面临着数字化转型的艰巨任务;同时,企业间存在发展水平和能力的差异,智能化建设呈现需求碎片化、模式多样化的特点。

  印刷企业作为典型的离散型制造企业,其生产过程具有生产任务多样、生产工艺复杂、生产计划多变、生产数据庞杂、混合式生产、标准化程度低等特点。印刷生产工艺、企业发展模式的独特性,决定了智能化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需要组织行业力量去探索解决。在标准化的实施下、数字化的强化下、网络化的覆盖下,通过示范引领、逐步推进,兼顾不同细分领域、不同规模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特点,聚焦目标、重点突破,加快从单体智能化向生态智能化的发展。

  二、以数字化转型加速印刷业智能化进程

  目前,数据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制造业已由传统的能量驱动型逐步转为数字信息驱动型,数字化成为制造业产品全生命周期不可缺少的驱动因素。

  中国印刷业正处于数字化制造巩固阶段,应加深数字化转型认识,以标准化为基础,以精益化为目标,积极挖掘企业自身数字和智能资产优势,通过经营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和生产设备数字化升级,提高管理信息化覆盖率、设计软件普及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实现生产计划、作业、质量的数字化管控,人员、物料、设备、能源、版具的资源数字化,产品管理、业务流程、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满足企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需要,实现设备与设备、人与人、设备与人之间的互联,实现5M2E(人、机、料、法、环、测、能)数据管理的数字化,让印刷制造过程有序流动,将“离散型自动化转化成流程型智能化”。

  01

  印刷工艺流程数字化

  通过对作业定义数据的数字建模和数字量传递,打通印前设计、印制加工、印品检测等各个环节;通过数字化作业流程、色彩管理流程、质量管控流程等在印刷生产中的应用,实现印刷生产工艺的数字化升级;通过智能放墨系统、视觉检测系统、预测性维护系统、参数预置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网络通讯系统等在印刷装备中的集成应用,实现印刷装备的单机多功能化和数字化升级。

  02

  印刷生产管控数字化

  通过引入数字化设备,实现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控以及设备状态监控;通过数据采集手段和数字化管控系统,实现产品制造及生产过程数据的自动获取、记录、流转和增值计算,优化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通过数字化建模、数字化管控、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车间规划与改善、生产运行、工艺执行、库存物流、质量控制、设施维护等主要业务活动。

        03

       印刷质量管理数字化

  202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提出推进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工程,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全面质量管理融合应用,推动质量管理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增强产品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质量管理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印刷业而言,推广传感器、机器视觉、数字化管控、机检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等在生产环节的合理应用,构建贯穿印前、印刷、印后全流程的印刷质量检测方案,推进印刷生产过程的数字化管控,提升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损失风险。

  三、科学评估诊断规划印刷智能工厂建设

  新技术背景下,印刷产业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印刷市场进一步细分,印刷企业间的业务类型和生产规模不同,数字化基础和发展目标也不同,智能化建设应坚持补短板、扬长板,量体裁衣、因企施策的基本原则,宜采取先评估、诊断、规划,后执行、实施的基本路径。

  2021年,GB/T 39116-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和GB/T 39117-2020《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2项智能制造国家标准颁布。对企业的智能制造成熟度分为5个等级,按5个能力要素、12个能力域、20个能力子域展开评估,每个子域也定义了所对应的1~5级评估要求和打分分值,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建设情况,对应到不同的等级要求上,然后给出分值,企业可参照此体系进行评估。

  该成熟度评估方法具有一定普适性,但在具体词条描述上粒度较粗,不同行业企业如需要精细化的评估问题和诊断定位,还需要对业务管理现状、数字化系统、自动化应用等方面进行更加精细化的评估。以印刷业为例,大部分属于按单生产(Make To Order,MTO)模式,也有部分属于按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ETO)模式,生产组织模式、生产工艺流程等有别于传统制造业,再考虑到目前行业现状,简单套用该评估方法无法对印刷企业进行有效的量化评估以及有价值的诊断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9月,由全国印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70)提出并归口的行业标准CY/T242-2021《印刷智能工厂参考模型》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正式发布。该标准前后历时近两年半,国内25家单位参与起草,明确了印刷智能工厂的术语、定义和应用范围,定义了印刷智能工厂参考模型的一般要素及体系框架。

     印刷业智能化建设在我国仍处于持续探索期,印刷产品的多样性、生产流程的复杂性等多种因素,限制了智能化建设推进的广度和深度。

  面向“十四五”,印刷业应坚定智能制造是印刷业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明确智能化建设是需要坚持的主要任务;要以智能制造作为推动印刷业高质量发展的手段,以数字化转型升级加速印刷业智能化建设,以行业合力解决智能化基础共性问题,以创新体系培育智能制造使能技术。

  印刷企业智能化建设需要重视咨询规划工作,按照“诊断评估—设计规划—实施优化”的基本流程,以标准化为基础,沿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路径,分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实施,立足行动、追求实效,切忌闭门造车,避免陷入盲目投入、盲目建设的误区。


【文章来源:】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