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珍贵的“九一八”印刷品,带你回顾那段不容忘记的历史
今天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5周年纪念日。85年前,日本关东军悍然炸毁南满铁路铁轨、炮轰北大营、攻占沈阳城,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是改变近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一大事件。“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的开端,是中国人民14年浴血抗战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铁蹄下的东北印刷业
“九一八”事变后,在中国军队不抵抗的情况下,日本侵略军迅速占领了东北三省,并于1932年3月在长春建立了傀儡政权。出于对中国进行军事侵略和对新闻出版宣传文教等方面控制的需要,东北的印刷业出现了畸形发展的局面。即中国原有的印刷企业纷纷倒闭或萎缩,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而敌伪政权为了给侵略者涂脂抹粉、开脱罪责,却在加强和发展由日本人经营的印刷机构。
东北沦陷后,东北不少原有的规模较大的印刷企业以不同方式为日本人所占有。譬如哈尔滨最具影响力的“新华印书馆”,于1931年被日寇所侵占,并更名为“滨江印刷株式会社”; 1935年3月23日,在中国政府无权的情况下,苏联政府将中国东北的中东铁路出卖给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原中东铁路印刷厂更名为“哈尔滨铁路局印刷所”。与此同时,还增设了“金泽银行印刷局”。
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推行所谓的“国语”(指日语)教育,对中国人进行日语训化和奴化教育,这就需要大量的日语教科书和侵略者所需的、为其侵略中国服务的报刊和书籍,致使一些由日本人控制的印刷业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大部分报社都采用先进的轮转印刷机,其中还有两家拥有超高速轮转印刷机。其它设备也比较齐全。
据1939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当时仅黑龙江省,就有日本人开办的直接用于书刊印刷的印刷厂四十一家,这还没把日本驻黑龙江省的各种机关、团体、报社和杂志社开办的印刷机构计算在内。其中,哈尔滨有十四家,最大的是哈尔滨印刷所,曾大量印刷反共反苏书籍;齐齐哈尔有四家,著名的是博集印刷所;牡丹江有十二家,规模较大的是株式会社共同印刷所;佳木斯有两家。而中国人开办的私人资本印刷业,与之形成鲜明对照,呈现一片萧条景象。
三件珍贵的印刷品
在日寇占领东北的14年中,我们看到了民族印刷企业的无奈。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牢记“九一八”,让警钟长鸣心中,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也是最深的敬畏。
每年的9月18日,在科印印刷网小编的家乡东北,都会响起防空警报的声音。就在昨天,北京市也拉响了防空警报,警示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也警示人们以史为鉴,忘战必危。
值此“九一八”85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跟随三件珍贵的印刷品,带你回顾那段不容忘记的历史。
第一件是民国上海伟华公司出品的“九一八”火花。
该火花长5.4厘米,宽3.6厘米,用橘红色火柴纸印制,主色为红与黑。居中的图案构思独特,以日历的形式,将时间定格在“九月十八日”这一天,上端:隶书“今日何日,同胞猛醒”铿锵有力,如警钟长鸣;下端印有数字“1931”“18”及英文“September(九月)”。
尤其富含深意的是,火花顶端运用了持枪将士冲锋的剪影,蕴含着中国抗日军民正拿起武器,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而火花四角上的火炬图案,犹如中国人民心中燃起的全民抗日火焰,昭示着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
再看左右两侧,“日历商标”“国产火柴”的字样清晰可辨,预示民族资产阶级“抵制日货”的态度与立场。不难想象,印有如此旗帜鲜明火花的一盒盒火柴投入市场,对掀起中国人民的抗日爱国热情,意义非同寻常。
第二件是1947年9月18日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九一八纪念邮票》。
这套邮票由郝艺民设计,共4枚,面值从10元(东北币)到50元不等。该邮票同图异值,图案为东三省地图,并标有三省省会位置及名称,上端书写“九一八纪念”,下端印有时间,左右两侧标有“反对蒋美反动派制造二次满洲国”的宣传语。
为防止造假,哈尔滨广发印刷所承印时,使用了有浮水印的绢丝纸,并于一周后停售。需要指出的是,邮票上的标语反映了当时特殊的对敌斗争需要。鉴于东北解放区部分群众对共产党不了解,对党的历史,政策不清楚,1946年10月东北邮电管理总局成立时,决定在邮票上印制政治标语,宣传党的历史、政策、政治主张,希望通过每封信,深入千家万户,达到宣传目的。
第三件是发行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不忘“九一八”,牢记血泪仇》宣传画,该画由沈阳市新华书店发行,定价为0.11元。
画面上显要位置为紧攥铁拳的男工人与手握钢枪的女民兵,他们昂首挺胸,目视远方,意志坚定,充分展示了不忘国耻、保家卫国的决心与信心。画面的背景是硝烟弥漫的抗日战场。尤其是黑体字“九一八”及宋体字“1931年”的字样简明扼要,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